Alan Chen

科幻電影逐漸成真,俄烏戰爭使各國對 AI 武器更為擔憂

科幻電影中不乏有人工智慧反噬人類的警示內容,但似乎無法減緩近年各國發展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趨勢,在俄烏戰爭中多次被運用的網路攻擊、深偽技術和自殺無人機等技術,使各國專家擔憂 AI 軍備競賽將成為下一次大戰的源頭。 AI 技術讓戰爭型態出現質變 從 2010 年代開始,聯合國就針對致命性自動武器(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, LAWs)的規範進行討論,但由於各國對於 LAWs 的定義分歧,直到 2018 年才形成初步共識,規定使用 LAWs 進行殺傷行動,必須經過人類下達最後指令,但卻又將「防衛性質」的 LAWs 排除在外。 日本 NHK 電視台去年即推出 AI 武器專題「2030 通往未來的十字路口」,探討 近年 AI 武器造成的軍事和戰爭革新及影響,其中便談到了 2020 年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戰爭,是人類史上首次兩國之間大規模使用無人機進行的常規戰爭。 亞塞拜然透過大量土耳其製無人機,在戰事中取得優勢,戰勝仍將資源投注在傳統武器的亞美尼亞,使全世界見識到無人機在大規模戰爭中帶來的影響。 2 月底爆發至今的烏俄戰爭,俄羅斯也運用 AI 進行網路攻擊和深偽技術,短暫癱瘓烏克蘭部分基礎建設,假造澤倫斯基總統的投降演說,並首次動用卡拉希尼可夫公司開發的 KUB-BLA 自殺無人機(烏軍則使用美軍彈簧刀自殺無人機),都是正規戰爭中首次運用的戰術。 ▲俄羅斯在戰爭前期製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 Deepfake 影片,成為這項技術首次的實戰運用。(Source:影片截圖) 人類對 AI 武器的疑慮 戰爭爆發後,聯合國在 3 月於日內瓦召開新一輪 LAWs 的規範會議,但由於俄羅斯遭歐洲國家制裁無法出席,會議並未形成任何新的共識。 近期洛杉磯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也撰文指出, AI 武器帶給人們的疑慮,主要在於自我意識(Self-awareness)產生的後果,和缺乏明確規範將提高戰爭機率兩個因素。 大部分科幻電影中強調的災難,都來自於高速發展的 Read More

後阿富汗時代,美軍事獨角獸企業從無人機轉向軍用 AI 研發

Shield AI,一間在 2015 年由海豹特種部隊退役軍人創立的新創公司,短短幾年藉由開發小型無人機群產品成功打入美軍市場,但隨著美國在 8 月底將全面撤出阿富汗,Shield AI 也將隨之轉型,以軍用 AI 為開發主力,為美國下一場大戰做準備。 ▲ Shield AI 創辦人 Brandon Tseng。(Source:Harvard Innocation Lab) 由 Brandon Tseng 成立的 Shield AI 公司,在 2015 年創立不久後,即開發出 NOVA 小型 AI 無人機,具備 Level 5 全自動駕駛能力,可不依靠 Read More